每年花椒采摘后,如進行修枝重施高氮復合肥,本身是無可厚非的,目的是促進樹體快速長出枝條,因為只有讓枝條快速長出來,并及時老化,來年才有可能高產(chǎn)。為讓枝條在有限的生長時間內(nèi)既要完成生理性生長(營養(yǎng)生長),又要迅速轉向生殖性生長(俗稱老化)。【更多花椒行情動態(tài),歡迎關注花椒天下網(wǎng)微信公眾號(huajiaotx)】
為達到生理性生長和生殖性生長的平衡,花椒種植戶不得不多次使用植物生長調(diào)節(jié)劑如烯效唑、多效唑等強制性促進枝條老化,否則來年就不會有好的產(chǎn)量,如果施肥不合理,無法控制旺長來年根本不會結果。事實上的確枝條不老化到一定程度,來年掛果差甚至不會掛果,但是現(xiàn)在椒農(nóng)過分夸大了收老的重要性。
光是枝條老化了,就會結果嗎?花椒樹體內(nèi)沒有足夠的養(yǎng)分積累,花芽分化的質(zhì)量不好,根本不可能結好果。在青花椒栽培管理過程中應在重視收老的同時,同等程度的重視水肥管理,只有在秋季花椒樹體內(nèi)積累了充足的有機養(yǎng)分,開花、結果、展葉等才有了物質(zhì)保障。
大量存在的施肥誤區(qū):
1、冬季椒農(nóng)大多施“越冬肥”。由于冬季溫度偏低,青花椒樹因是常綠果樹,不會完全休眠,也是處于半休眠狀態(tài),此時根系活躍程度不夠,日照和雨水都不會很充足,光合作用效率處于一年中最低的時候。
2、長期以來椒農(nóng)習慣撒施肥料。因花椒樹根系的天生“向肥向水向氣性”哪里有肥、哪里有水、哪里有氣,根系就會往哪里鉆,這種施肥方式勢必造成根系上浮,從而大大降低了花椒樹體的抗干旱能力和抗寒能力。
3、撒施肥料,造成浪費現(xiàn)象嚴重。樹體對肥料的有效吸收利用率往往在10%左右,在夏季因雨水多,如雨量適當有效吸收利用率會超過10%,如果連續(xù)遇幾個大太陽或突遇暴雨,在雨量過大的時候,大量肥料會被沖走,肥料的有效吸收利用率往往不到10%,大量肥料被草吃掉,花椒樹并沒有吃到肥。
![]() |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